【香港移民】港校申請內幕揭秘:哪種國際課程較具優勢?
- 傳誠國際編輯部
- 5月12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5月14日

在國際教育的抉擇關口,無數家長和學生面臨著艱難的選擇。選擇哪種國際課程體系,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則蘊含諸多考量,因為這一決定直接關係到孩子未來的留學目標國家或地區,以及其學術和職業發展路徑。
當留學目標明確時,課程選擇通常較為清晰。例如,計劃赴英國留學的學生往往選擇A-Level課程,因其與英國高校的招生要求高度契合;有意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則通常以AP課程搭配SAT考試作為標準路徑;而對於目標加拿大的學生,安大略省高中文憑(OSSD)因其廣泛認可度成為優選。
然而,當香港這一亞洲高等教育重鎮進入視野,課程選擇的問題變得更加複雜。作為全球化的教育中心,香港高校以其卓越的學術聲譽、國際化的教學環境和優越的就業前景,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申請者。香港高校的招生政策兼具包容性與選擇性:理論上,各類國際課程體系的學生均可申請,但實際上,不同課程背景和身份的申請者面臨截然不同的錄取概率。這種隱性差異形成了一條鮮為人知的“招生優先級鏈”,深刻影響著學生的升學路徑和未來發展。
那麼,香港高校究竟更青睞哪種國際課程體系?不同身份的學生又該如何選擇最適合的路徑?本文將深入探討香港高校對各類國際課程的偏好與要求,為計劃申請香港高校的學生和家長提供實用的指導建議。
香港高校為何備受青睞?

香港高校以其國際化的教學環境、卓越的學術聲譽以及與全球接軌的就業前景,成為眾多學生和家長的首選。香港大學(HKU)、香港科技大學(HKUST)和香港中文大學(CUHK)等頂尖學府在全球大學排名中名列前茅,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申請者。然而,香港高校的招生政策兼具包容性與選擇性,不同課程背景和身份的申請者在錄取過程中面臨截然不同的挑戰。理解這些差異,選擇合適的課程體系,成為成功申請的關鍵。
香港高校招生的隱形規則
香港高校的招生制度實際上也受到學生身份和課程背景的深刻影響。以香港科技大學(HKUST)為例,該校約60%的本科招生名額直接分配給香港本地參加中學文憑考試(DSE)的學生。這一顯著比例清楚地反映了香港高校在招生政策中的首要偏好,即優先考慮本地DSE學生。

香港科技大學招生來源,資料來源:網絡
以下根據申請數據和招生政策,總結出香港高校在招生中的“優先級梯隊”:
第一梯隊:港籍學生+DSE課程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是香港本地學生的標準升學路徑,也是香港高校招生的首要偏好。例如,香港科技大學約60%的本科招生名額直接分配給DSE學生,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也有類似傾向。儘管DSE學生享有配額優勢,但其內部競爭異常激烈。數據顯示,香港大學理工科專業錄取的DSE學生平均分數比非本地學生低20-30分,但這更多是配額政策的結果,而非錄取標準寬鬆。相比之下,擁有香港身份但選擇國際課程的學生,往往面臨較低的競爭壓力,錄取門檻相對寬鬆。
第二梯隊:港籍學生+國際課程

擁有香港居民身份的學生,即使選擇國際課程體系(如IB或A-Level),也能享受“本地生”待遇。例如,香港大學商學院對非港籍A-Level學生的要求是3A1A,而港籍學生僅需2A1A即可獲得同等機會。類似地,一位港籍IB學生以38分成功進入香港大學醫學院,而同年非港籍學生的最低錄取分數為42分。此外,港籍學生還享有更多獎學金和住宿保障,使其在申請中佔據顯著優勢。
第三梯隊:非港籍學生+IB課程
對於非港籍學生,國際文憑課程(IB)是申請香港高校的優選。IB課程以其嚴格的評估體系和全面的培養目標,深受香港高校認可。IB注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研究能力,與香港高校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申請數據顯示,IB預估分達到34分以上即可申請香港二類大學(如香港城市大學);38分以上可嘗試香港大學或香港科技大學;42分以上則有較大機會進入醫學或法律等熱門專業。
第四梯隊:非港籍學生+A-Level課程
A-Level課程在香港高校中的認可度僅次於IB。香港大學官網明確列出A-Level成績換算標準,A被視為優異成績,但與IB相比略遜一籌。
例如,3A1A的A-Level成績通常相當於IB的40-41分,而非42-43分。非港籍A-Level學生通常需達到至少2A2A才有競爭力,熱門專業如醫學或法律則要求全A。
第五梯隊:非港籍學生+AP課程
美式教育的先進先修課程(AP)在香港高校中的認可度較低。香港高校通常將AP歸為“其他國際課程”,缺乏明確的成績換算標準,導致申請過程透明度不足。經驗表明,AP學生需至少5門AP課程取得滿分(5分),並搭配SAT成績1480-1500分以上,才有機會被香港頂尖高校考慮。
OSSD與高考
安大略省高中文憑(OSSD)和中國高考是申請香港高校最具挑戰性的路徑。
OSSD因考試監管較為寬鬆,近年來在香港高校中的信譽下降,招生官對其成績審核日益嚴格,甚至可能要求額外能力測試。
而通過高考申請香港高校的內地學生,需成績遠超一本線(例如2023年香港大學錄取的內地學生平均超一本線120分以上),難度堪比申請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
如何選擇最優課程體系?
基於香港高校的招生偏好,家長和學生在選擇課程體系時應綜合考慮身份、學術目標和未來規劃。以下為具體建議:
優先考慮身份
若有條件獲取香港居民身份,將顯著提升錄取概率和申請優勢,無論選擇何種課程體系。
課程選擇策略
IB課程:非港籍學生的首選,適合目標明確的申請者,尤其是希望衝擊熱門專業的學生。
A-Level課程:次優選擇,適合學術能力突出且能取得高分的學生。
AP課程:建議謹慎選擇,除非學生在SAT或其他領域有突出表現。
OSSD與高考:難度較高,建議作為備選路徑。
全面發展
香港高校日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參與與目標專業相關的課外活動、競賽或研究項目,可顯著提升申請競爭力。
提前規劃
理想的申請準備應從初中或高一开始,制定清晰的課程和活動計劃,並定期評估調整。
獲取香港身份的方式
現時取得辦理香港移民,可透過以下5大方式,每個方式對申請人的要求及計畫優勢亦各有不同,歡迎與傳誠專家聯繫以安排免費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