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重磅解讀!港府收緊本地生定義?居住不滿兩年學費多交幾十萬?!


ree

2025年7月31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有關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及資助申請資格的最新修訂方案。此次調整的重點在於進一步明確「本地生」身份的認定標準,對通過各類人才引進計劃來港的家庭及其子女產生直接影響。


ree

圖源:香港01



「是不是只有學費變了?」

「居港年期到底怎麼算?」

「受養人身份還能算本地生嗎?」


針對以上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項新政的具體規定!


港府修訂最新本地生政策


2025年7月31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最新有關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和資助申請資格的修訂:


ree
ree

首先重點:本次修訂只針對通過優才、高才等移民計劃獲得香港身份的家長,其未滿18歲子女申請的LS5受養人簽證持有者。


不受影響的身份類型:


  1. 單程證持有者(即通過「夫妻團聚」等內地移民政策來港的家庭)

  2. 雙非港寶(父母均非香港永久居民但在港出生的孩子)

  3. 香港永久性居民

  4. 無條件逗留簽證持有者(如通過「非本地畢業生留港計劃」獲得的簽證)


港府此次調整的核心邏輯是「篩選真正扎根香港的人才家庭」。


根據最新政策,只有首次獲簽時未滿18歲、且在課程開課前連續居港滿兩年的受養人,才能保留申請港八大資助學額的資格。否則受養人即便持有香港身份證,也無法享受每年4.5萬港幣的本地生學費,必須支付16萬-21.8萬港幣/年的全額學費(具體視學校和專業而定)。



設立兩個學費類別


港府此次調整的核心邏輯是:不修改本地生定義 —— 即在18歲之前首次獲發香港受養人簽證的學生,即被視為本地生。但則透過修改資助學額的申請條件進行重整。


根據最新方案,本地生將分為兩類學費群體:


  • 第一類為獲資助的學費


  1. 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由入境處簽發並顯示持有人享有香港的入境權/居留權的其他文件,以及無條件限制逗留簽證標籤;

  2. 單程證持有人;

  3. 受養人簽證/進入許可:持有人首次獲入境處簽發有關文件時未滿18歲,並須在緊接所修讀課程開課首天前的兩年內居住於香港。


以上類別符合資格申請副學士、學士學位及研究院修讀課程的政府每年1.5萬個資助學額,學費維持約4.2萬港元/年的超低水平。


  • 第二類為不獲資助的學費


  1. 首次獲入境處簽發受養人簽證/進入許可時未滿18歲、並且不符合兩年居港規定的受養人簽證/進入許可持有人;

  2. 全職工作簽證/工作許可證持有人;

  3. 各項入境計劃下的簽證/進入許可持有人(包括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或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

  4. 非本地學生。


以上不符合相關規定的人士,仍可申請政府資助課程,但需支付與非本地生持平的高價學費(如港大STEM專業達21.8萬港元/年)。



本地生「2年」新規的解讀


根據政策所述,在身份認定上,「本地生」已不再與財政資助上的「資助生」形成直接的對應關係。這意味著對於內地學生家庭而言,僅獲得「本地生」身份尚不足以覆蓋所有權益,還需要在「本地生」身份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資助生」的資格要求,即持有受養人簽證的同學需在港居住滿兩年。


  • 🔴 第一種:申請人須提供證明,在港就讀本地全日制課程滿兩年,由香港學校出具證明;

  • 🔴 第二種:未能提供上文1項所述證明的申請人,可向入境處付費申領涵蓋該段兩年期的出入境記錄證明,以顯示申請人在該段兩年期內,每年不在香港的天數不多於90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該「2年」居住條件在具體執行時,必須根據不同的課程體系(如本地課程或國際課程)有所差異:



  • 對於修讀A-Level、AP或IB國際課程體系的考生,需要在其課程開學當天的兩年前到港居住即可。而大部分香港的國際課程體系都是每年的9月1日左右開學,所以國際課程體系的學生只需提前2年的9月1日及之前到港就行,同樣也是每年離開時間不超過90天。


ree

  • 對於DSE考生(修讀DSE並通過JUPAS報名),則需要根據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的時間點,提前2年的5月31日及之前到港,且每年離開時間不超過90天。

ree

明確過渡期安排


為了讓大家有時間準備,港府設立了過渡時期,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過渡期安排:


  • 申請2026/27學年入學的同學:完全豁免,不受影響

  • 申請2027/28學年入學的同學:需滿足至少一年香港學習/居住

  • 自2028/29學年起:嚴格執行兩年門檻


兩類受影響最直接的群體


  1. 中六來港的受養人:若未在中五前插班,即使持有LS5簽證,2028屆起需支付高價學費;

  2. 跨境自修生:通過內地機構備考DSE的港籍學生,即使身份合法,若未滿足居住要求,將被排除在資助體系外。


以香港大學(HKU)為例,「資助生」與「非資助生」身份對學費的影響顯著。


ree


  • 獲資助本地生:學費約42,100港元/年,四年本科總費用約16.8萬港元。


  • 不獲資助本地生:需按非本地生標準繳費,例如STEM專業21.8萬港元/年,四年總費用達87.2萬港元,差額超70萬港元。


這意味著,若一個四口之家孩子因居住年限不足被劃入非資助類別,僅本科階段的額外支出即可達50-80萬港元。



香港最新的「本地生」政策修訂,本質是港府在「吸引人才」與「保障本地教育資源」之間尋找平衡。自2028/29學年起,受養人子女如未能提前兩年在港居住,將無法享受政府學費資助。


傳誠建議對於有計劃通過受養人簽證來港升學,並且想要享受學費補助的家庭,儘快啟動「居港+學業」雙規劃,一定要提早規劃,滿足在港居住年限要求,才能享受到香港的學費補助。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香港簽證項目或香港留學,歡迎與傳誠專業顧問聯絡了解更多。

 
 
 

留言


Banner 1920x900 (2)_edited.jpg

聯絡你的顧問

讓我們為你及家人

開展身份規劃之旅

傳誠專業顧問會盡快與你聯絡!

bottom of page